本报记者 苏茜茜
掌上济宁讯 7月6日是第十三个“全国志愿助残阳光行动主题日”,当日上午,全国助残志愿服务培训交流活动开幕式在我市举办。近年来,我市始终把残疾人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扶残助残活动,为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彰显出孔孟之乡人文关怀和向上向善的奋进力量。
整合资源,志愿助残队伍更广泛
(资料图片)
我市创新开展民意“5”来听行动,选派2.89万名党员干部担任“民情书记”,组建6112个“民情书记”服务队,并将残疾人户列为重点联系服务对象,实现社区、住户全覆盖。同时,组织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与困难残疾人家庭“一对一”结对,聚焦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帮扶。
各级团委采取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的方式,社会化动员志愿者参与阳光助残行动,构建多层次、辐射全市的志愿助残服务网络。市残联汇聚全市志愿助残服务资源,成立济宁市助残志愿总联盟,各县(市、区)和市政府残工委各成员单位设立助残志愿联盟和助残志愿服务队,建立健全市、县、乡、村(社区)四级志愿助残服务网络,助残志愿者队伍1500余个,助残志愿者达60余万人。
完善制度,志愿助残服务更持续
我市将创新开展助残服务纳入《济宁市残疾人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部门分工,将志愿助残工作纳入全市志愿服务总体规划,逐步完善运行机制,发展壮大志愿者队伍,推动服务项目化运作和制度化管理。
各级残联会同有关部门,依托社区、如康家园、康复机构、企业、学校等,建成阳光志愿助残基地350余处。制定志愿助残激励嘉许政策,开展志愿助残培训与交流,重点培育示范性助残社会组织和服务机构,用先进典型引领志愿助残服务。泗水县搭建志愿服务“线上线下”平台,开展“互联网+”志愿服务,志愿助残服务项目闭环管理。汶上县爱心联盟协会招募残疾人大学生“一对一”帮助残疾儿童增能公益项目“同筑梦 向未来”。鱼台县残联农村残疾人“1+4+8”居家照护,被评为“山东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量体裁衣,志愿助残服务更精准
各级残联会同有关部门,集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助残志愿服务和主题宣传,增进社会各界对残疾人的理解、尊重、关心和帮助。
各级残联会同有关部门,依托特教学校、康复机构、就业培训基地、“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等机构,完善和优化服务内容和流程,组织青年、教师、医疗康复、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志愿者,为广大残疾人提供精准化的日常照料、就业支持、支教助学、文体活动、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务。积极打造“光明之家”中途失明康复、脊髓损伤患者“希望之家”、关爱孤独症儿童等志愿助残项目,不断提升志愿助残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和精准化程度。2022年,全市开展志愿助残服务活动1200余场次,受益残疾人5万余人次。
打造品牌,志愿助残氛围更浓厚
我市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对残疾人事业宣传和志愿助残服务工作高度重视,及时宣传报道助残志愿服务活动、助残先进典型及其先进事迹,增进社会各界对志愿助残的关注支持。
广大助残志愿者积极开展“关爱残疾人志愿服务”进社区、进村镇、进工厂、进校园、进家庭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公众对助残阳光行动的认知度。邹城市残疾人张文莉创建的爱心团队已发展成为1300多人的社会组织,资助贫困学生500多人,帮助残疾人1600余名,她先后荣获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山东省自强模范”等称号。由残疾人薛松发起成立的“泗水县方舟爱心协会”,志愿服务时间已达7000小时,服务群众570人次,被评为“山东省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标签: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