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激子是指在凝聚态体系中,受激电子和空穴通过库仑相互作用结合成的准粒子状态,以其与光的相互作用性质可以分为亮激子和暗激子。暗激子是无法直接与光耦合的激子类型,在量子信息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但是因为其不发光的隐身性而难以被观测到。
在本项研究中,研究团队利用冲绳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的世界先进水平“时间分辨角分辨光电子能谱(TR-ARPES)”装置,配合自主研发的极紫外光源,在原子水平超薄半导体材料——过渡金属二硫化物中,首次直接观测到暗激子的演变过程。研究人员确认实验中观测到的暗激子存在了纳秒级的时长。
相比于量子比特,暗激子更不易受温度等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这种特性让其在量子技术领域备受期待,因为它们能更长时间保持量子态。论文通讯作者、冲绳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教授凯沙夫·达尼说:“暗激子本质上与光的相互作用较少,因此其量子特性不容易退化,作为信息载体具有巨大的可能性。但是,正因为其‘难以窥见’,研究和控制暗激子非常具有挑战性。我们开辟了一条创造、观察和操纵暗激子的途径。”
标签: 日本 暗激子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