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尼好,戏剧!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第二季)”在济宁曲阜盛大开幕。群星荟萃,闪耀尼山。一场儒学传承与戏剧艺术盛会的“邂逅”,让一座千年古邑就此沸腾。
(资料图)
古老与现代的交融
尼山位于“孔子故里”济宁曲阜,这里是儒家思想的源头,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脉,是东方文化重要发祥地,被誉为“东方圣城”。三孔景区、尼山圣境等地,建筑优雅、精致,极具东方美学韵味,凝结着厚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
2500多年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诞生于此。尼山脚下,默默地淌着古老的泗水,因为孔子的临川慨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虽波澜不兴,却声震长河,儒家思想在这里发源,渐渐长出血肉与羽翼。
此次济宁与中国国家话剧院的“牵手”,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弘扬,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破圈发展的大胆尝试。这是一场中国原创戏剧的文化盛宴,是一次双向奔赴、文旅赋能的品牌活动,更是以戏剧力量实现文化传承及现代化转译的生动实践。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这个8月济宁为青年导演们搭建了创作展示平台,11位青年戏剧导演将携全原创IP新内容,以当代眼光重新诠释经典,讲述中国故事。
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体系,民族文化具有自成一体的文化形态,内部蕴含着精深浩瀚的思想基因、道德伦理、习俗观念,是文艺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文艺创作者是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排头兵”,有责任也有义务以传统文化为根脉,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活力。
尼山,儒家文化的摇篮,东方文明的圣地,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宝贵文化资源。此次活动不仅在展演内容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创新性转化,还将充分利用尼山圣境景区的室内室外空间,为观众和游客设计合理的游览路线,在尼山圣境大学堂、尼山讲堂、户外回廊等众多场地开展丰富的戏剧活动,同时设置了15处艺术装置打卡地,让戏剧发生在尼山的每个角落。此外,国风剧本杀、亲子六艺、五道雅集(书道、花道、琴道、香道、茶道)等多彩的活动,也将通过可感知的文化体验,助力青年艺术家们根植儒家发源地这一精神沃土,发挥创造力与想象力,通过形式、视角的创新,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寻觅中华文明之源,贡献文艺力量。
青年与孔子的跨时空对话
在以“乐”为基本文艺形式的先秦时期,孔子围绕礼乐作出的一系列阐述,萌发了早期的儒家文艺思想。
把镜头转回到现在,国家话剧院特别奉上《我见夫子,是山是水》《子与阳货》《夜行记》《孔子·游》《长什么样不重要》5部原创剧目,以孔子的个人经历与思想精神为创作母本,尝试从全新视角切入孔子的精神世界,让观众看到一个更加鲜活的孔子形象。
王沐导演的《我见夫子,是山是水》,致力于“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地讲,把简单的事情深刻地讲”。张肖导演的《子与阳货》讲述孔子与阳货少年时在泮宫读书相识,却因不同的人生选择,从此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李瑜导演的《夜行记》借千古圣人危机之刻,阐明夫子于中国漫长历史举足轻重的意义。孙悦导演的《孔子·游》将观众带回孔夫子17岁的时代,感受青年孔子对于生命、社会、命运的困惑,达到古今青年的精神共鸣。王斯汀导演的《长什么样不重要》以小泥塑匠似梦非梦的旅程,阐述孔子的精神地位。
这些作品都是深入挖掘孔子思想、儒家思想、增强文化自信的舞台艺术实践。将戏剧的种子埋在齐鲁大地的土壤中,未来发芽的,将是文化自信。这场活动将戏剧爱好者、普通游客吸引过来,他们或许对戏剧不了解,但通过这种文化艺术和旅游的结合,能够拉近戏剧和他们的距离。同时,文化、艺术和旅游相结合能够拉动消费,也能让一批人走进文化的圣地瞻仰先贤,学习儒家文化。
还在等什么?来济宁,看好戏。(文/李想)
标签: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