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 >

明代首部《汶上县志·序》何以神秘消失_天天新要闻

2023-05-06 09:27:23 来源:掌上济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读刊行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的第一部《汶上县志》,开篇首《序》是礼部右侍郎朱之蕃撰写的,第二篇《序》是邑人檀芳䆳所撰。而此前看到的版本,是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时任汶上县知县闻元炅,在重修《汶上县志》时,重新刻印的明万历三十六年的《汶上县志》,开篇是檀芳䆳的《序》,而没有了朱之蕃《序》。

1608年初,北直隶河间府任丘县(今河北省沧州任丘市)人,万历十年(1582年)壬午科举人栗可仕,出任山东行省兖州府东平州汶上县知县。到任后,“莅官之数月,询志汶者弗具,辄曰:夫汶亦名邑也,志可令缺乎!于是慨然集汶之人,谋所为汶志者。于二三故家觅获遗稿,敦文学有识之士”,即邀请邑人、癸卯科(1603年)举人(亚元)王命新,执笔纂修《汶上县志》,两月后书成8卷。

栗可仕请远在京师的熟人、祖籍山东茌平县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会试状元、礼部右侍郎朱之蕃,为新修的《汶上县志》作序;又请“赐进士、时任户部清吏司主事、邑人檀芳䆳”为《汶上县志》作序;栗可仕还亲自为《汶上县志》撰写了《后序》,落款为“明万历三十六年戊申秋七月既望”。该志书开创了汶上县纂修《县志》之先河,当年即刻版刊印成上下两册8卷,这是汶上县有史以来第一部规范成卷的《汶上县志》。

而清康熙五十六年重刻再版的明万历三十六年的《汶上县志》,仍为上下两册8卷。现汶上县档案馆已没有明万历三十六年刊刻的《汶上县志》,仅收藏有清康熙五十六年重新刊刻的明万历三十六年的《汶上县志》,封面左上角贴有红纸,上书《重刻汶上县旧志》。

国家图书馆既有明万历三十六年刊刻的《汶上县志》,也馆藏有清康熙五十六年重新刊刻的明万历三十六年的《汶上县志》,与汶上县档案馆收藏的封面左上角红纸上书写《重刻汶上县旧志》为同一版本。

朱之蕃《序》,书法为赵体行楷,共9页。首页第1行下部,有一上下长方形黑色印章,因字迹模糊不清难以辨认;第2行下部,盖有长方形朱红印章,三行篆书共9字,每行均为3字,即“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制”。

第8页开始落款至9页,内容为“赐进士及第、奉训大夫、右春坊右谕德、掌南京翰林院事、前翰林院修撰、记注起居偏纂、章奏管理、诰敕钦差正使朝鲜、赐一品服、金陵朱之蕃书 ”,最后依次盖有印章3枚,即:阴刻“朱之蕃印”,阳刻“元介”、阴刻“己未状元”,字体均为篆书。

朱之蕃(1558—1624),字元介,一作元升,号兰隅、定觉主人,祖籍山东茌平,在祖父辈移居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为锦衣卫籍。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科状元,官终礼部右侍郎。三十三年(1605年)冬,曾奉命出使朝鲜,赠蟒玉一品服。后以母丧,不复出仕,卒赠礼部尚书。工书法,善画山水花卉,传世作品有《君子林图卷》等,另有文集传世。朱之蕃出使朝鲜,为朝鲜王朝迎恩门题写的“迎恩门”匾额,现存于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

朱之蕃为《汶上县志》所作《序》,从字里行间对刚到任汶上知县不久的栗可仕,极尽赞美之词,“任丘栗君,早奋贤书,杜门辇毂,分华驰惊”“下车冾岁,恍如史侯之二十九年,抒赤寸衷奚。啻源泉之七十二脉,鸣琴有暇,搦管惟勤,一编授成,众目毕备,蕃受而卒业。喟然叹曰:政以人举,亶其然哉;编中体裁,质诸武功,当齐驱并驾,犹余事耳。迹所其,锐意兴理,次第张弛者如深。广四汶河身,以潴水而济运道;疏浚蒲湾南流,以复旧而资城守;革大户名目,以清诡寄严投献;明禁以杜影射申画一之制,以谨权量;复常平之法,以时敛散;除旱泊之税,以宽民力;取湖滨之租,以豁粮站;而于民风流俗之伤化叛道者,亟欲兴礼教以潜消默化之。此其说凿凿,可日见之行,不徒文章,藻绘缘饰,吏治云尔也!士民虑君之,再莅他邑,如当事所请相率走阙下扳留。赖天子仁圣,籍寇以慰众望。而舟车往来,载在口碑者,且与君素所矢志,若桴皷之响答,而标表之影随也”。

接下来一段话,看出了原因,“予居京师十年,稔知君洁,已重名检,足迹不履公庭,窃叹端士不可多得。今且出为良吏,仰无愧于中都之轨辙,俯有当于士民之怙恃,而信使与实政均足重不朽也”。

朱之蕃《序》中提到的“史侯之二十九年”,史侯即明洪武年间任汶上县知县的史诚祖(?—1418年),字信中,山西行省平阳府解州(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人。史侯自幼生长在盐池之滨的解州,所以对朝廷盐法的利弊有深刻的研究。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史诚祖长途跋涉到南京,以平民身份拜见皇帝朱元璋,陈述对盐池利弊的认识,向朝廷提出建议,朱元璋采纳了他对盐法的建议。

明朝初年,中国知识分子稀缺,朝廷连地方官都派不齐。朱元璋看中了史诚祖这个人才,于当年(1389年)冬,授任史诚祖为山东行省兖州府东平州汶上县知县。

史诚祖到任孔子曾任中都宰的汶上县后,“思圣人之心,行圣人之政”,克己奉公,致力安抚,督导开荒垦地,调整赋税,减轻贫民负担。带头捐俸养老济贫,修葺庙学,兴办学校;推行治政廉洁公平,宽缓简约,很快使全县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

永乐七年(1409年),扩修思圣堂,并将岳飞像和冉耕像并入思圣堂,与孔子配享,并以岳飞来汶上到思圣堂凭吊祭祀孔子时留下的 “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不患天下不太平”的感言,刻石立碑,以警戒官吏。六月,成祖朱棣巡视北方,派御史考核郡县长官贤能与否,御史返回奏言称史诚祖治绩第一。

皇上为慎重起见,专门派锦衣卫密侦其家,见其釜有炊糜,甔无斗粟,衣冠粗敝,挂之壁间,遂“御书嘉奖”,赐给玺书慰劳,大意是:地方长官继承优良传统,宣布德政教化是为了安定人民,为之谋利。我统治天下,随时都在访求贤人,共同策划治理国家。常常询问民间,都称苦于官吏苛刻暴急,能够符合我心的实在很少。你敦厚老成,谨慎承担你的职责。保持自身节操,勉励心志,完全做到廉洁为公。平均赋税徭役,政治清明,诉讼简约,人民内心喜悦拥戴,境内可称安宁。比之古代贤良官吏,也还谦让什么呢。特地提拔你做济宁知州,仍在汶上县施政。希望更加努力担当职责,像开始那样谨慎善终,以此保持长久的美誉。

明成祖朱棣还赏赐宫内御酒一尊,织金纱衣一套,钱一千贯。这年夏天,领取五品官俸禄,仍视汶上县事,更加勤于治政。土地开辟增加,户口繁衍滋生,扩大编户十四里。

祖皇帝再经过汶上县时,见人口众多,想要迁移汶上的县民数百家到胶州,但百姓不愿背井离乡。在史诚祖的请求下,皇帝收回了成命。他多次应当升官离去,都被汶上县民上奏留任。

史诚祖自洪武中为汶上县知县,在任29年,十六年(1418年)因病卒于任上。士民哀哭,将其安葬在汶上县城南,其家改为“史公厅”,供后人瞻仰,县民每年前去扫墓祭祀史诚祖。

明万历《汶上县志》卷之七《杂志》陵墓篇,记载:“令君史公诚祖墓。在任二十九年,卒于汶,百姓葬之城南”。卷之七《杂志》营建篇,记载:“史公厅,即史令君诚祖私宅也。在儒学东南,今属之民矣。宜访求旧址,建史公祠”。可见,“史侯之二十九年”全国知县考核第一,又是中国历史上在一县任职最长的官吏,成为知县任职史上的佳话。

朱之蕃《序》中,夸赞栗可仕修河广渠、疏通运道、惩恶扬善、接济民众、增加税收、兴礼设教等政绩,是在其任职汶上知县后几年间才做的事迹,提前几年预支借用大加赞美之,似乎不够妥当。

栗可仕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任汶上县知县,四十一年(1613年)调任山西行省汾州府临县(今山西省吕梁市临县)知县,后因受到府役中伤,被罢职回家。崇祯四年(1631年)再起,复任山西行省太原府岢岚州兴县(今山西省吕梁市兴县)知县。任汶上知县五年多,期间重修“中都余韵楼”。

该楼原名为“五椿谯楼”,上悬钟鼓,起定时刻,别昏晓之用。重修时栗可仕纳“汶大夫咸议中都余韵”,更名为“中都余韵楼”,以颂扬孔子“尼父振铎,首重风教”之品德,并撰写《中都余韵楼记》,收录在明万历《汶上县志》卷之八《艺文志》中。

经查阅,直隶(今北京、河北地区)及山东、山西三地省、府、县三级《志书》,均未发现有《栗可仕传》,只在清道光二十年修《临县志》卷四《职官志》记载:知县,明,“栗可仕,北直任丘县人。由举人万历四十一年任。度量宽宏,操守清洁。为府役中伤,罢归。后因中贵,起复兴县知县。君子惜之”。

可见,栗可仕在两省三地任知县期间,做出一些成绩,但并未像朱之蕃《序》中的溢美之词。作为后人,无意对四百余年前的官员不敬,只是对清康熙五十六年重刻明万历三十六年《汶上县志》时,删除当时的京师高官朱之蕃撰写的《序》,颇有疑问。

清康熙五十六年(1707年),闻元炅已任职汶上知县十个年头,期间捐俸维修南旺分水龙王庙及运河诸闸等水利工程,大修县城南北二门,又捐资维修文庙(孔庙)、风雨坛、禹王庙、八蜡庙等,重修余韵楼,时任兖州知府金一凤称赞“其惠心为政,莫不仪型圣贤之模范”。

当时已在汶上任职近十年的闻元炅政绩显著,在续修《汶上县志》,又重刻明万历《汶上县志》时,对朱之蕃在《序》中给予栗可仕的褒奖之词,即“下车冾岁,恍如史侯之二十九年,抒赤寸衷奚”,使人感到过分赞美之嫌,为尊重和还原历史,在重刻旧志时,对朱之蕃所作《序》予以删除,也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了。据此推断,这也致使流传至今的清康熙重刻明万历《汶上县志》,就没有了朱之蕃的《序》。

①民国时期南旺分水口

②朱之蕃画像

③④明万历三十年刊刻《汶上县志》

⑤民国时期南旺龙王庙建筑

■资料图片

标签: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