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中的孙权形象
文/宋延坤
一心取胜的刘备最终输掉了夷陵之战,而被动应战的孙权却赢得了最终的胜利。那么,孙权到底做了哪些工作,才让自己笑到了最后?
(资料图)
向曹丕称臣,减少腹背受敌风险
在发动战争之前,刘备把蜀汉和曹魏之间的关系搞得非常紧张,不得不安排大将和重兵加强对边境的防守。孙权则不一样,对于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这件事,他不仅没有公开发表任何的反对声音,甚至还派出使者向曹丕称臣,献上了很多宝物,送还了朱光和于禁等俘获的曹魏将领,并坦然接受了吴王的封号。
以当时的形势来看,孙权选择向曹丕称臣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他这样做等于承认了曹丕称帝的合法性,而作为回报,曹丕可能会取消趁机南下偷袭孙权的计划。这也就是说,刘备出兵东征的时候需要面对双线备战的局面,面对的风险很大,而孙权因为和曹丕提前达成了政治默契,面对的风险则小了很多,他可以拿出足够多的精力去对付刘备,各方面的顾忌会比自己的妹夫少很多。
对于向曹丕称臣这件事,在孙吴内部还是有很大争议的。有不少部下就说:“为什么要向曹丕称臣呢?您应该自称‘上将军’‘九州伯’才行!” 在这里需要解释一下,无论是“上将军”还是“九州伯”都是古代的官名,孙权的部下把这两个职务提出来,有很强的指代性,意思是让孙权保持独立的强者地位。对于部下们的意见,孙权不以为然地说:“从古至今就没听说过‘九州伯’这样的称号,我没必要给自己扣一顶这样的帽子。再说了,沛公刘邦在当皇帝之前,不是也接受过项羽给的‘汉王’这个称号吗?那不过是一时的权宜之计罢了,我们又没有什么损失。”不得不说,孙权的确是一个政治家,虽然他也可以像曹丕、刘备一样登基称帝,可偏偏愿意弯腰向曹丕称臣,这样的胸怀可不是一般人所具备的。
话又说回来了,孙权虽然接受了曹丕的吴王封号,却没有表达绝对的臣服态度,比如,曹丕曾以封孙登(孙权长子)为东中郎将、万户侯的理由,让孙权将年仅12岁的孙登送往曹魏充当人质。但孙权马上上书给曹丕,以孩子年幼为理由,辞掉了曹丕的封赏。
整体实力强,敢和刘备打消耗战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夷陵之战也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不过,我们在之前的栏目中也指出了,这其实是一场旗鼓相当的对抗,孙吴不仅没有多少劣势,整体实力甚至还要比对手强一些。我们所说的“整体实力”又都体现在了哪些方面呢?
其一,兵马数量多。刘备的部队开拔后,孙权马上任命陆逊为大都督,统率朱然、潘璋、韩当、徐盛、孙桓等部共五万人开赴前线迎战。刘备出征的时候带了五万多兵马,孙权则安排了五万多兵马迎战,从双方兵马数据上来看,孙权的优势看起来不是足够大,不过,孙权倒不会因为自己的兵马数量不够多而担心,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除了那些防御曹魏的兵马和自己带出去的五万兵马,刘备几乎没有了任何补充兵可用。孙权就不一样了,孙吴当时的人口总数不会低于两百万人,孙权可以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随时增加援军。
在这里顺便也说一下,孙权并不是一直坐等北方的流民自愿前往吴越地区,很多将领在出征时都承担上了掳掠他国百姓的重要任务。
其二,保障能力强。我们在之前的栏目中说过,蜀汉大军劳师远征,在后勤保障工作上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而以逸待劳的孙吴部队则没有这个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孙吴一方一直都很注重农业和经济的发展,这也就是说,孙权不用担心粮饷的问题,反而更希望和刘备打消耗战,为什么这么说呢?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孙权的地盘虽然大,可因为地处江南且人口较少的缘故,很多地方没有得到开发。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孙权是非常重视屯田工作的,比如,陆逊等很多孙吴的重要将领和官员,都曾在偏远地区担任过负责屯田的官员。北方大量流民的南下,不仅为孙权带去了大量人口,也带去了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所以孙权还得到过“带甲百万,谷帛如山,稻田沃野,民无饥岁”的高度评价。刘备在发展生产的工作上做过什么?很遗憾,蜀汉一方开展屯田工作的时候,还是在诸葛亮北伐之后。
再者,孙权还非常重视纺织业、冶铸业、航海业、盐业等方面的工作,这些行业的逐渐兴起,也为孙权提升国力、强化统治发挥出了重要作用。
识人眼光准,任命陆逊担任主帅
为了迎接来势汹汹的刘备,孙权任命陆逊担任前线总指挥,这是一个看起来非常冒险的安排,因为当时的陆逊年仅38岁,还不被世人所熟悉,而63岁的刘备早已身经百战。
陆逊走上主帅的位置以后,就遭到了很多质疑:因为没有在第一时间派出援兵援救孙权的族侄孙桓,诸将的意见很大;面对蜀军的挑衅,孙吴诸将强烈表示要出战,可陆逊无论如何也不答应,于是,大家纷纷认为陆逊是害怕刘备,有怨气也有怒气;有些老将军和出身高贵的将领不服从管理,陆逊在加强军纪的同时选择了忍让……
战争胜利结束后,诸将真正被陆逊的谋略和指挥才能所折服,而听说了陆逊在军中饱受质疑且有部下不服从管理的情况后,孙权马上找到了陆逊:“你当初怎么不把诸将不服从管理的事情告诉孤呢?”陆逊坦然地说:“一直以来,我都是深受您的厚恩,因此才得到了比我能力更重要的使命。这些将领都是您亲近的人,都是骁勇善战的猛将和国家的功臣,也是将来我们干事创业所依靠的人。我陆逊虽然没有什么才华,却非常仰慕蔺相如和寇恂谦虚谨慎的人品,因此我在工作中必须要忍辱负重,只有这样,才能和大家一起建功立业。”我们从这番话里就能看出来,陆逊拥有担任三军主帅的胸怀,光是从团结队伍的角度考虑,孙权就选对了大都督。
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孙权之所以选择陆逊当大都督,也是因为对其军事水平有一个基本的了解。陆逊不是书生,人家从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开始指挥军事行动,在大破关羽、夺回荆州的军事行动中,他的作用不比吕蒙小多少。再者,孙权可不仅仅只有一个陆逊,在前线作战的朱然、潘璋、韩当、徐盛、孙桓等人,哪一个不是身经百战,哪一个不比刘备带到前线的将领名气大?
再一次迁都,孙权坐镇武昌指挥
孙权为什么能够赢下夷陵之战,无论是史学家还是普通历史爱好者,都能说出自己的观点。不过,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很容易被忽略,或者说没怎么被强调过,那就是孙权在刘备登基称帝的公元221年,将自己的治所从公安迁到了鄂县,并将鄂县改名为武昌。孙权为什么要这样做?
有些观点认为,孙权从更靠近前线的公安往后撤,是出于自己安全的考虑。对于君主来说,都城或治所距离战场越远,自己的安全系数就越高,可在笔者看来,孙权把自己的治所迁到距离前线更远的武昌,可不仅仅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而是出于指挥整场战役的考虑,因为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来看,武昌比公安更重要。
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考虑问题,相对于蜀军而言,孙权的确是后撤了,可相对于曹魏来说,孙权的治所却前移了。这也就是说,出于对整条长江战线的掌控考虑,孙权把治所定在武昌,可以达到既能盯着刘备也能防着曹丕的目的。在这里顺便也说一下,在孙权掌控江东地区的50多年时间里,曾四次迁都,这不是因为他喜欢搬家,而是因为每一次的迁都都是出于战略考虑。
标签: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