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丹 丁安顺
刘秀菊今年65岁,是汶上县刘楼镇小坝口村村民。患白内障一年多时间里,她活得辛苦而又小心翼翼,夹菜夹不进碗里、隔两三天被绊倒、走路要低头弯腰一步步地慢慢走……后来,她的视力逐步退化到0.02,到达一级盲。
幸好,她赶上了爱心复明活动,经过手术,视力已达到1.0,重新回归正常生活。
(资料图片)
因白内障困扰
生活小心翼翼
3月6日,济宁的天气晴好,春光明媚。清晨,汶上县刘楼镇小坝口村,村民刘秀菊打开家门后,站在门口久久不愿离去。嫩绿的麦苗、黄色牵牛花、红褐色的砖墙、灰色的瓦……春日的寻常风光,对她而言却又那么不寻常。
“我已经一年多,没这么清楚地看过了。看着这些生活了几十年的场景,感觉既熟悉又陌生。”刘秀菊说,一年前她患上了白内障,致病后别说远处的风景,就连脚下的路,都要弯腰低头,才能看清楚。
一年多来,刘秀菊过得辛苦而又小心翼翼。家里的椅子、扫帚被她放得规规矩矩,暖壶不在茶几旁而是紧紧地靠在墙角,由于视力下降厉害,即使在自家的房子里,都免不了磕碰摔倒,“不管看啥都模模糊糊,隔两三天就会绊倒一次。”刘秀菊说。家里还有两位90多岁的老人需要照顾,视力衰退后,照顾起来更费心费力,“吃饭时,帮他们夹菜,都夹到了碗外边。”刘秀菊表示,她身兼儿媳、女儿、奶奶,不敢倒下。
刘楼镇陈村村民杜凤英,也长期受到白内障困扰。“右眼眼前,只感觉一溜黑,什么都看不到。以前,我经常接孙子上下学,但最近两三年我再没去过。看不清车和路,不敢去。”杜凤英说,前段时间她下楼梯时,没看清脚下的楼梯,重重摔了一跤。“俺妈这两年,视力下降,带给生活很多不便。往水杯倒水时,有时都倒在杯子外边。洗过的衣服,会有一块块的污渍没洗干净,我再洗一遍。”杜凤英的儿媳陈建瑞说。
很多时候,白内障带来的痛苦只能自我消化。
“从外表上看,白内障患者跟正常人没什么不同。家人也看不出来哪里有病,就认为我还跟以前一样。有时候,做活不好、不及时,会拌嘴吵架。”刘秀菊说,再加上农村人观念里认为,人老了看不清是正常的,就没引起太大重视。刘秀菊、杜凤英表示,自己也会苦恼,嫌弃自己不中用,“明明身体还很健康,眼睛却不行了,非常耽误事儿。”她们也曾到医院里看过,但效果并不理想。
术后视力1.0
重见明媚春光
转机,是从一次爱心义诊开始的。
2月16日,省派汶上县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专班、共青团汶上县委联合组织,邀请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专家团队,到汶上县刘楼镇进行了“爱心复明”义诊活动,为当地困难家庭白内障患者提供义诊服务、全程免费手术。
2月27日上午9点,首批22名白内障患者乘坐大巴,前往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进行手术。“我心里非常高兴,从2月16日开始,就盼着能去济南进行手术。想着手术完,就能看清,更好料理家务,非常期待。另一方面,还有些紧张,毕竟没做过这类手术,不知道手术会是什么情况。”刘秀菊说。
入院后,刘秀菊、杜凤英等22名白内障患者,进行了色觉检查、心电图、裂隙灯等10余项检查,并定在3月2日进行手术。“经过检查,刘秀菊的视力为0.02,情况比较差,若不及时治疗,会越来越严重。”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副主任医师马先祯介绍,目前白内障手术已相对成熟,可在5分钟左右完成无痛手术。
3月2日上午,刘秀菊很快完成了手术。“刚进去,医生滴了滴眼药水就开始手术,一会就把我推出了手术室,没想到这么快。”杜凤英以及刘楼镇的陈大爷等纷纷表示,手术做得很快、很好,“我们很感激。”隔天,刘秀菊在病房里,摘下了眼前的纱布,豁然光明的天地,令她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真好!真好!又能看见了,真好!”马先祯表示,22名白内障患者的守护都非常成功,经过检测刘秀菊的视力已经达到1.0了。
当坐上返程的大巴,刘秀菊说,“来的时候,我盼着手术成功重见光明。现在,梦想成真了。一路上的山、草、树木、各种汽车都能看清了。”
欣赏完久违的春光,刘秀菊又开始在家里操持起来,烧水、做饭、打扫卫生,推着家里老人出门溜达散心,“总感觉心里有使不完的劲,想要做活,身上也觉得更轻快了。”刘秀菊边说,便将烧开的水壶,丝毫不差地倒进暖壶中。
初升的日头,从窗户里一缕缕投射进屋子,暖意渐渐升起。此时,刘楼镇第二批白内障患者也已到达济南,接受白内障手术。从济宁到济南,从家到医院,在这片温暖的土地的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阳光。
标签: 山东中医药 眼科医院 小心翼翼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