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李硕)2月16日上午,济宁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精彩答卷·济宁2022”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4场),介绍2022年邹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和亮点经验,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悉,2022年邹城市GDP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09亿元、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5.7亿元、增长1.8%。以全省第1名的成绩获评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成功创建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省生态文明强县、省建筑业强县,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工业百强中都前进7个位次。
聚力做强主导产业 制造强市建设加速突破
坚持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不动摇,出台《扶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聚力打造千亿产业集群、培育百亿强企方阵,推动制造业实现规模总量、产业集群、创新能力、产业生态“四个跃升”。产业能级集聚提升。实施产业链现代化建设三年行动,做大做强“1+5”主导产业,动态更新13条产业链图谱,发挥链主企业龙头带动作用,聚力补链延链强链,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9%、位列全市第一。实施骨干企业攀高和“双20”企业攀升计划,深入开展全链条助企攀登十大行动,“一企一策”扶持89家重点企业加快发展,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45亿元、增长23.5%。创新动力显著增强。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施高企“倍增计划”,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7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23家,新培育奔腾油漆、金科星机电等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金鼎实业、天河科技等16家企业入选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瞪羚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形成梯次跟进、竞相发展的良好格局。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引进大院大所4家,新增省级以上科创平台11家、总数达到62家,获批全省唯一的智能过程控制技术创新中心、智慧化工园区科技示范工程。发展后劲更加充沛。大力开展产业招商、以商招商、基金招商,在深圳、南京、杭州等地举办招商活动20余次,新签约落地鲁抗循环经济产业园三期、硕远玻纤织物等总投资392.6亿元的45个产业项目;累计争取各类资金36亿元,招商引资和对上争取工作排名全市第一。
更加注重塑形铸魂 “双百”城市建设成效显著
树牢一个目标贯到底、一张规划绘到底、一个政策落到底、一个机制管到底“四个一”发展理念,以道路建设拉框架、水系连通优生态、孟子湖开发扩规模、大片区改造提品质,把城市建设成为产城融合的载体、城乡融合的平台、幸福生活的家园。城市空间优化拓展。实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三区三线”划定,城市规划区面积扩大到103.5平方公里。按照“一核一环四区”发展布局,高标准编制孟子湖片区规划,推动城区由“滨湖发展”进入“拥湖发展”。城市更新全面提速。坚持一次性规划、分阶段推进,统筹实施5个1000亩以上大片区开发,完成23处老旧小区、1403户棚户区改造。启动邹济高速、环湖路建设,完成崇义路西段、西外环北段等6条道路提升工程,打通城区3条断头路,构建七纵七横路网体系。完成25条道路雨污分流改造和5公里老旧燃气管网提升改造,新增供热面积100万平方米。城市品质加快提升。完成孟子大道等40万平方米道路绿化提升工程,新建“四小工程”17处,新增绿地18万平方米。打造3个“红色物业”服务品牌,实现331个住宅小区专业化物业服务。统筹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等创建工作。
致力乡村全面振兴 和美乡村建设展露新颜
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引领区。做强优质高效现代农业。实施2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产量达到47.3万吨,获评国家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基地、省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种植业保险连续4年全免费全覆盖,为全省唯一县市。推动食用菌全产业链升级,种植面积达到近3000万平方米、年产鲜菇38万吨,创成济宁第一家省级农高区,邹城蘑菇、友和食用菌、利马菌业纳入首批“好品山东”目录,获评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积极发展按揭农业、循环农业、智慧农业,打响中心店草莓、张庄樱桃等特色品牌,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50家,创成“三品一标”104个。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突出示范引领,持续提升7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大束片区获评首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1镇9村入选第三批省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创建工程。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改造提升农村公路200公里,完成养护、安防工程350公里,形成快速便捷的城乡交通网络;完成57座小型水库和塘坝除险加固,提升了防洪抗旱能力。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40个村庄绿化提升、202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美丽乡村覆盖率达到80%。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创新乡村物业服务新模式,建立160支乡村物业队,打响了“邹乡物业·城心为农”品牌,入选全国农村公共服务优秀成果。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所有村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83个村达到100万元以上。投入近3000万元实施30个扶贫项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用心保障改善民生 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始终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社会保障更加有力。新增城镇就业7000余人,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6241个、人均增收1.3万元。社会保险扩面征缴稳步推进,社会保险覆盖率达95.1%,创建“济时救·邹全助”社会救助品牌,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85亿元、惠及3.2万人次。高标准建设“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19处。实施“15分钟医保服务圈”工程,形成“1+21+N”城乡一体化医保服务网络,医保服务标准化新模式被国家医保局在全国范围推广。社会事业更加繁荣。投资5.71亿元实施8处教育重点工程,新改扩建学校、幼儿园16处,新增学位7530个;中考高考再创佳绩,高考本科录取率达到52%。高水平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与树兰集团、济医附院深度合作,院士专家坐诊、远程会诊1600余人次;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三甲”同创工作稳步推进,每千人医疗机构开放床位增至6.39张,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水平全面提升。文化“两创”特色彰显。高水平举办母亲文化节、邹鲁城市座谈会等系列活动,做精做优“孟子修学游”“邹东深呼吸”两大旅游品牌,创建研学基地14处、开发研学线路10条,进一步丰富了旅游业态,提升了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传承弘扬传统文化,鲁南人民抗日游击总队队部旧址等4处文物被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邾国故城遗址项目获省五大考古新发现奖。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组建“孟子乡音服务队”,开展文化惠民活动1万余场次,惠及群众30余万人次。
标签: 万平方米 产业集群 主导产业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