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 周学泽
传说大海是龙王的府邸,龙王宝多,人们常以“和龙王比宝”比喻自然条件、禀赋不如人,一较长短时,多少有勉为其难的意思。但内陆城市济宁不沿海、不临江,凭借被黄河阻断的南向京杭大运河,在做活运河文章上下真功夫,居然能够和大多数海港城市列阵前行,短短两三年的时间,港口吞吐量快速增长,成了中国北方内陆航运中心、北方内陆通江达海的“桥头堡”,初步展现了开放创新的国际范。这让“龙王”身边的许多海港羡慕。
今年1至4月份,济宁港航物流产业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全市港口完成吞吐量2057.7万吨,同比增长25.9%;集装箱吞吐量达4.97万标箱,同比增长260.6%。
(资料图片)
此前2月6日,济宁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精彩答卷•济宁2022”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 2022年济宁港货物吞吐量完成5843.5万吨,同比增长27%;集装箱吞吐量完成5.85万标箱,同比增长106%。
对比来看,济宁市港口货物吞吐量稳居全省港口第5位、内河港口首位,持续高于省内的潍坊、威海等沿海港口,并超越徐州等省外发达港口,逐步在全国内河港口物流发展大格局中占据重要战略地位,其中梁山港成功纳入国家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内河航运复兴全面起势。
一,内陆济宁敢“和龙王比宝”,首先是有一种不甘落后、奋发向上的精气神。
敢“和龙王比宝”,需要勇气、胆气和毅力。济宁港口跻身全省河海大港前五行列,货物吞吐量仅次于青岛、日照、烟台、东营的港口,是济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创新实干、事争一流的结果。
济宁身处内陆,志在高远,现代化强市画卷徐徐展开:发挥济宁内河航运优势,培育现代物流高地,形成山东对内陆和国际开放桥头堡;争当鲁南经济圈排头兵,综合实力跨入全省第一方阵;强力突破制造强市,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争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先行示范区,打造世界文化旅游名城。2022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316.9亿元,居全省第6位;增长4.4%,全省第4, 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向好、进中提质良好态势。
二, 济宁敢“和龙王比宝”,是一种从劣势中寻找发展优势的过程。
“小米加步枪”可以胜过“飞机加大炮”, 就靠这个物质基础,中国人民赢得了革命的胜利。但“小米加步枪”胜过“飞机加大炮”,需要正确决策,需要正确分析自己的长短板。
济宁是传统资源型城市,短板明显。2013年11月,《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发布,济宁被列入成熟型资源型城市。“根据2013年数据,济宁可采煤炭储量24.34亿吨,未来几年生产能力9000万吨/年,开采年限还有18—20年。”济宁市若不提前谋划转型,到2030年前后,将进入被迫转型时期。
分析劣势,更要找到自己“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地方。济宁看到了自己“黄金坐标”的区位优势,坚定不移实施“现代港航物流突破战略”,在京杭运河与瓦日铁路相距最近的梁山县“点穴式”建设梁山港,建成了长达9.18公里的铁路专用线,把“西煤东运”重要通道瓦日铁路与京杭运河联通,打通了水路、铁路联接的卡口,形成联通南北的物流运输通道,从此,济宁的发展步入快车道。
三,济宁敢“和龙王比宝”,是不断创造优势并扩大竞争优势的过程。
济宁找到运河优势这个“口”,不断深挖创造优势,竞争优势不断扩大。
济宁借势运河发展现代港航物流产业。高标准编制《港产融合发展规划》,通航能力实现倍增。对于济宁来说,日瓦铁路和京杭大运河先构成一个“丁字型”航道,方便了山东和江苏、浙江的经济联系;然后又挖掘长江沿岸市场资源,西达重庆,东到上海,形成“工字型”交通动脉;又从长江口出海,航线到达福建、广东直至越南。
济宁港口资源整合提质,“以港育产、以产兴城、港产融合”正成为现实。以济宁能源发展集团为市场主体成立港航集团,重点打造梁山港、任城港、微山港3大亿吨级港口群。推动港口由装卸港向贸易港、物流港转型,大力发展新能源、集装箱船舶运输,推进“港口、物流、贸易”融合发展。以港兴城,吸引临港加工制造、物流、大宗商贸等产业集聚,全力打造梁山港产业园区、龙拱港产业园区等六大百亿园区,推动“港产城”一体化蓬勃发展。
加快推进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运河为济宁打开了一扇宽广的门,运河经济融合运储、生产等各种要素,正成为转型发展的重要凭借。
标签: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