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德州)论坛举行
大运河沿线28市手造亮相山东
体验北京景泰蓝掐丝珐琅工艺,观赏天津泥人张指尖造物,领略河南绣娘高超的汴绣技艺,聆听扬州斫古琴广陵绝响……走进德州市博物馆,一场传统文化风情与现代审美意趣兼具的运河文化盛宴正在上演。2月18日—19日举办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德州)论坛期间,由德州市委、市政府主办的运河沿线城市手造展同步举行。
此次活动以运河为媒,首次串联起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省(市)的28个城市,来自运河沿线城市的50多位非遗传承人、手造工艺匠人携各地独具运河文化特色的手造精品亮相现场,展现“运河千年 手造万物”的魅力。
展会由大众报业集团旗下齐鲁天一国际会展(山东)有限公司承办。公司项目主任刘翠娟介绍,展会在一体化呈现的基础上,分别融入各个城市的特色文化元素,做到城市特色各异、整体风格统一,全面展示大运河手造文化和而不同的多元之美。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传承人卢福英带着她的苏绣作品来到手造展,“我家住在运河故道畔,从五六岁起便跟着妈妈学刺绣,在绣架前一坐便是五十年。”卢福英说。为了解决绣娘减少所带来的断层问题,卢福英几年前就有意识地跟一些学校进行合作,并开设苏绣培训学校。“我们专门招收对苏绣感兴趣的年轻人,倒不是说一定要让这些人都成为绣娘,至少让她们知道苏绣是什么,从兴趣培养的角度出发,让更多年轻人喜欢刺绣。”
“这只虎头枕用24块布料缝制而成,代表我们传统的二十四节气,寓意全年平安喜乐。”手造展上,河南省级非遗万福虎传承人秦然手拿一只惟妙惟肖的布老虎,向驻足展位的观众介绍浚县“万福虎”技艺,她说,从精选布料开始,经过裁剪、缝制、填料、绘画、剪贴、刺绣等7道工序,作品才能完美呈现。浚县是一座因运河而兴、围运河而建的城市,现在大运河还发挥着多方面的水利作用。“我家就在黎阳仓遗址前面,那是运河沿线知名的大粮仓。”秦然告诉记者,参加此次展会,结识了不少运河沿线城市的非遗传承人和手工匠人,相互的交流与碰撞让她感到欣喜。
展会上,作为东道主的“德州手造”也大放异彩,德州黑陶、德州窑红绿彩等一件件代表性手造精品让人目不暇接。市级非遗建志剪纸传承人张建志带来的作品不乏运河元素,吸引了很多观众的目光。“剪纸是手造中群众熟识度较高的技艺,要保持其生命力,就要不断创新,题材和工艺都需与时俱进。”张建志说。
(大众日报记者 张双双 贺莹莹 通讯员 王建建 报道)
标签: 文化公园 惟妙惟肖 天津泥人张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