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五届中国留学人员南京国际交流与合作大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南京留交会自2008年以来已举办14届,累计引进海内外人才7500多人,促成2600多个项目落地,成为海内外人才交流的一张名片。本届留交会围绕“筑高水平人才平台,促高质量创新发展”主题,组织26场招才引才对接活动,为人才和城市的“双向奔赴”提供平台。
(资料图片)
面试补贴、跟踪服务引来人才满满归属感
本届留交会吸引了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的近千名海外留学人员和国内知名高校博士参加,人才专业涉及集成电路、智能汽车、钢铁石化、软件信息、人工智能、节能环保等行业领域。
一大早,哥伦比亚大学精算硕士张莹就和表姐现身2023海外赤子南京对接会现场,逐个摊位了解招聘信息,与招聘主管洽谈。谈及回国原因,张莹坦言自己在美国待了七年,也有就业机会,但始终没有归属感。“这两年,回国找工作的同学越来越多,也坚定了自己回到家乡的念头。”
中国科学院大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专业博士生陈庆庆一到现场就直奔电子科技集团招聘摊位。“这些招聘信息前两天就在我们学校的就业指导群里公布了,这家单位提供的岗位跟我专业契合就投了简历,今天到现场再沟通一下。”第一次来宁的陈庆庆对南京印象特别好,“来这里找工作还可以领1000元面试补贴,感觉特别温暖”。两年前,南京出台政策,对来宁求职人员每人发放一次性面试补贴。
当天的留交会也给这些来自全球的高层次人才提供了各种机会。69家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现场提供了300多个博士后和800多个博士岗位。70余家优秀企业推出近300个高薪岗位,其中年薪30万元以上的岗位有近200个,年薪50万元以上的岗位有近70个。
经过层层比拼,获得今年“赢在南京”海外人才创业大赛一、二、三等奖的32位选手成了留交会上的香饽饽,每人都收到了至少3个创业园区、开发区落户、考察邀请。据了解,这些选手落户南京,符合条件的可享受D类人才安居待遇,可优先选购商品住房,相关部门还将全程跟踪服务落地项目,促进创业人才团队与当地产业深度融合。
发布产业紧缺人才需求目录,促进精准对接
当天,南京市人社局发布了《2023年度南京市创新型产业集群紧缺人才需求目录》,目录紧扣南京正在构建的“2+6+6”创新型产业集群产业导向,选取了309个紧缺人才需求岗位,其中专业技术类岗位226个,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部门、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参考。发布重点产业紧缺人才需求目录,也成了每年留交会的保留节目。
数据显示,依托已有产业基础与科创资源,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新型电力(智能电网)两大产业人才紧缺现象比往年有所缓和,但高精尖及“卡脖子”技术人才依然供不应求。
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装备、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型材料和航空航天六大产业高端人才需求旺盛,其中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产业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分别为89.04%、81.04%、 80.03%、67.19%。这些产业中,年薪在25万至40万元比例最高的产业为集成电路,占比为31.90%;年薪在40万元及以上比例最高的产业为新能源汽车,占比51.58%,其中雷达算法工程师、自动驾驶算法工程师的年薪超过了50万元。报告显示,即便用人单位开出较高的薪酬仍难觅合适人才,此类人才往往需要进行精准引才、融合式培养。
新一代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基因与细胞、元宇宙、未来网络与先进通信、储能与氢能等六大未来产业,依托于现有产业基础快速发展,对人才需求骤增,相关部门需对应做好人才储备与培养工作。
一些紧缺岗位也纷纷高薪亮相当天的人才对接会现场。中船鹏力(南京)科技集团当天招聘高分子材料研发人员、智能工厂架构师等8位博士,年薪都在40万元以上。公司为每一位人才设置了个性化晋升通道,吸引不少博士现场咨询,但半天下来只收到6份简历。招聘负责人谈仁梅说,现场提供的岗位公司其实已经招聘了很长时间,“主要是目前高校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存在偏差,比如很多高校开设有高分子材料研发专业,但都偏向金属材料,其他材料方向的很少;一些高校这两年开始培养智能工厂架构师,但市场需求量太大供不应求”。
建立人才服务联盟,抱团吸引高端人才
当天留交会上成立的两大人才服务联盟引发业内关注:一是由20家国内外知名猎头公司成立的南京未来人力资源开发与研究院全球引才服务联盟,一个是由23家数字经济领域博士后工作站单位组成的南京数字经济博站联盟。
近年来,猎头公司在高层次人才对接中发挥的作用愈发明显。南京未来人力资源开发与研究院执行院长李春霸表示,首批20家联盟成员汇聚了全球猎头行业的领军人物,联盟成员服务近万家用人单位,在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大家的业务各有特色,成立服务联盟,定期交流,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一方面强化与政府、企业间的合作对接,另一方面可以根据人才需求定向推介地方人才政策、引才信息,有利于提高人才与用人单位的对接效率。
博士后人才是高端人才的重要后备力量,是创新创业和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南京地区共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14家、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08家。去年,南京共有32个博士后科研项目、18个在站博士后获得地方政府配套资助250万元。南京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成立数字经济博站联盟,联盟以产学研合作为纽带,为南京数字经济领域的学术交流、技术对接、项目合作搭建平台,推进南京数字经济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进一步融合,让博士后为科技创新发挥更多“光”和“热”。
来源: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标签: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