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 >

郝戎:用戏剧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3-08-17 10:31:55 来源:掌上济宁

■本报记者 刘帝恩

掌上济宁讯 8月16日,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戎来到尼山,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同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第二季“大师讲堂”的观众进行了交流。


【资料图】

郝戎说,“大师讲堂”和戏剧学院的课堂不一样,众多戏剧爱好者、知名艺术家和网友来听课,让他倍感亲切。

戏剧是离大家非常近的艺术形式。什么是戏剧?戏剧的特性是什么?这是戏剧创作最本体的问题。为什么戏剧本体的问题到现在还没有固定答案?郝戎解释道,这是因为戏剧动态发展、与时偕行,以后还会有未来形态。戏剧人应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作针对当下的最新、最美的艺术作品。

“我考中戏的时候,我父亲非常不高兴,问我学戏剧能干啥,最多去文化馆搞搞艺术,这就是对戏剧艺术的一种偏见。”郝戎表示,人类认识客观世界有两个途径,一个是科学,一个是艺术。科学用客观内容看世界,艺术相对来说是感性的,通过表达告诉大家善恶美丑。科学和艺术是人类发展的“一体两翼”,缺一不可。

郝戎强调,戏剧艺术是泊来品,传入中国不过一百多年,当下的戏剧创作,一定要找到中国化的路径,如学派的探索、把戏曲元素融入话剧的创作等。

“用西洋的艺术讲中国故事,是不是会水土不服呢?”郝戎举了一个案例:苏联专家当年排练《桃花扇》,完全按照“斯式体系”来演,过程十分科学,结果观众不买账。原因可想而知,因为这样体现的不是中国人的生活。所以现在的教育和教学中,应该对此加以重视。

郝戎说,科技再发达,人的认知也有局限性。我们不能因为认知局限,就否认客观事实的存在,要开放、包容。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启示。

郝戎表示,艺术创作要遵循客观规律。调查研究和实事求是,特别贴合当下的艺术创作。艺术创作和科学研究是一样的。遵循规律,作品就是“活”的。这个规律,就是戏剧性。戏剧性到底是什么?在郝戎看来,戏剧性是一种力量。是让人“忘我”的短暂瞬间。戏剧性,首先是人物的动机,可以引发人的行动。人物的情感,则依附在人物行动中。情感的流露,是把思想外化出来。所以戏剧艺术最能引起共鸣的,还是思想和情感。有深度、能触及人和灵魂的,才是好作品。戏剧从业者如果不研究透人的情感,剧本就不会吸引人,更不会给人以启迪。

“梵高的《向日葵》和手机拍摄的向日葵,哪个更真实?真实的东西一定有艺术性吗?”郝戎向大家抛出了问题。随后郝戎讲,现实主义不是“写实主义”,但现实主义是所有的抽象、变形的基础。戏剧从业者对现实有了认知以后,怎么去思考艺术上的现实主义是非常重要的。《聊斋志异》就是“标准的现实主义”,以妖魔鬼怪说人。“命运”也是现实的一种反映,如《窦娥冤》中的“六月飞雪”,大家并不认为是假的。这就是因为关汉卿用“现实的真实”提炼出了“戏剧的真实”。

郝戎表示,这次在济宁举办的活动,对青年戏剧导演和演员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我国近现代经典话剧剧本《雷雨》,就是剧作家曹禺23岁时写下的。《雷雨》不是曹禺最成熟的作品,但是在中国的戏剧历史上,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作为青年,当时的曹禺对戏剧艺术的理解、素养和冲劲都是够格的。这是当今青年导演应该学习的。“大家一定不要小瞧自己的出道作品,‘出道即巅峰’是有可能的,因为这个年龄段最容易心无旁骛,更容易达到高境界。”郝戎说。

在观众互动环节中,网友提问“如何看待戏剧教育的生存环境”。郝戎说,这是他近几年一直深入思考的问题。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是包罗万象的。戏剧艺术是所有艺术门类中,为数不多有教育职能的艺术形式。戏剧现在没有普及,主要是因为中国戏剧教育起步晚,教师门槛也较高。戏剧教育需要大力地宣传、普及。

郝戎对青年导演说,没有热爱,做不好戏剧。年轻,就要享受年轻的过程,“撞南墙”要趁早。艺术,要通过实践去表达,就要有试错的过程。“我非常赞赏同学们年轻时有艺术冲动,而且我们不能小瞧这种艺术冲动。”郝戎说,青年导演要多听、多看,体验生活,让自己充实起来。

对于艺考的同学,郝戎说,艺术必须有天赋,这是中央戏剧学院选择学生的标准之一。老话说“看能不能端上这碗饭”。有了天赋,再看可塑性。近两年的招生,还会看考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累。“今年招生的班,就对有曲艺和戏曲功底的学生进行了重点考察。”郝戎介绍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技术如何结合?郝戎说,一是要立足本土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二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素材,这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库。莎士比亚的作品能扬名世界,就是因为莎士比亚从许多民间故事中汲取灵感。三是让古老文化焕发新的青春,用现代艺术表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郝戎最后说,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一起用戏剧传承和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标签: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