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 >

天天热头条丨乡村振兴看济宁|金乡特色“土特产”,让农民有了致富“金疙瘩”

2023-05-12 17:21:21 来源:齐鲁晚报网

从吃救济粮的“贫困村”到如今的“乡村振兴样板村”,崔口村依靠发展大蒜,形成了集科研、种植、收购、冷藏、加工、出口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走出了一条产业强、农民富、乡村美的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家家户户住上了二层小楼,崔口村年集体经济收入600万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万元以上,让农民真正享受到产业振兴的红利。

如今,崔口村所在的鱼山街道,各村争相发展,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成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

旧时“贫困村”有了新转机


(相关资料图)

4月13日,当汽车驶过石灰色弓形墙,便到达了“中国大蒜第一村”金乡县鱼山街道崔口村,宽敞洁净的马路、笔直的行道树、成排的二层别墅是入村后的第一印象。

而曾几何时,这个宛如“休闲度假村”般的乡村也有过吃国家救济当“贫困村”的日子。“1978年的时候,村无片瓦,外面一天雨,屋内下三天。吃不起盐,就吃放了好几年的腌咸菜水。”谈及过去的日子,崔口村村民赵方斌仍历历在目,各种苦滋味自有自己知。

生活转机出现在赵方斌敢于“尝鲜”的一次尝试。“我们的老书记韩允其发现大蒜是经济作物,市场价格较高,便有了让群众种植大蒜,搞活村集体经济的想法。”1982年,时为党员的赵方斌成为了村里先行先试的一员,拿着老书记韩允其借给的100元,买了蒜种,在自家6亩2分地上全部种上了大蒜。第二年收获季,赵方斌一亩大蒜卖出了3亩麦子的价格,手头上一下子宽裕了起来。

看到好收益的村民们,也逐渐打破固有思维,陆续开始种植大蒜。在之后的3年时间里,崔口村70%的耕地全部种上了大蒜。

“最初种植的大蒜产量低,在市场竞争上处于劣势。”在种植过程中,时任村党支部书记韩允其意识到要想进一步带动村民致富、促进金乡大蒜形成品牌,必须对品种进行改良、依靠科技的力量种植优质品种。为此,他带领下,崔口村从山东农科院引进了俄罗斯无苔大蒜,试验田里的大蒜产量极高,亩产是本土大蒜的3倍。在村党支部的指导下,村里引进改良品种,大蒜的品质、产量得到很大提升,村民收益有增加,生活质量也得到提升。

看着崔口村村民走上了致富路,金乡周边的村庄、乡镇也纷纷效仿,开始种植大蒜。为了提高崔口村大蒜市场的竞争力,韩允其又安排村里的党员干部、村民群众到金乡批发市场主动推销崔口村大蒜。凭借“诚信经营、薄利多销、顾客至上”的理念,崔口村孕育出了金乡大蒜交易市场。

目前,金乡境内拥有农业农村部定点批发市场3个,其中金乡大蒜国际交易市场是亚洲最大的大蒜单品交易市场,蒜通天下物流园是全国最大的蒜片集散地和交易中心。

80%村民拥有自营冷库、企业年人均可支配收入5万元以上

要想将小蒜头真正成为村民致富的“金疙瘩”,仅靠种植颇为限制。

“大蒜的种植面积持续扩大,内销已远远消化不了当年收获的大蒜。”发现问题的韩允其,又作出了对内发展仓储、对外扩大销路的想法。为此,他一边带着村民在村里成立冷藏、购销公司,以优惠的土地政策招引冷库入驻。他一边又组织起村班子和党员,分成几批,开始在全国各地跑购销。很快,省内外的粮油进出口公司,如河南外贸、安徽外贸、黑龙江外贸……都和崔口村建立了联系。

看着日渐向好发展的村庄,村党支部又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上做起了文章。“我们以‘村集体+企业+农户’的模式将集体土地作价入股,让村民人人持股、个个当家。”韩允其说,崔口村每年村民股利分红近220万元,人均分红2000余元,户均分红5800余元。除了每年以土地入股分红、到村驻地企业打工收入外,村民还可以将分红再次入股企业,实现“钱生钱”,村民的腰包更加鼓了起来。

而对于村办企业,崔口村又进行了整合,将大蒜冷藏、食品加工、塑料包装企业相联合成立了东运集团。“如今的东运集团拥有68家子公司,大蒜储藏能力达24万吨。”韩允其介绍,为提升大蒜产业高质量发展,集团成立了山东省工程技术大蒜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具有国家资质的济宁市农产品检测中心,聘请15名专家教授为特聘研究员等,并与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进行大蒜优良品种选育、品种脱毒等科技研发。先后种植收集大蒜品种200余个,发生产出了黑蒜、蒜粉、蒜粒、大蒜胶囊、大蒜素等产品,热销美国、阿联酋等地,为经济发展开辟了新天地。

如今,崔口村已经形成了集研发、种植、收购、冷藏、加工、出口于一体的大蒜全产业链条,其中驻地共有大蒜加工销售企业86家, 80%以上的村民拥有自行经营的冷库和企业。而崔口村年集体经济收入600万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万元以上。不仅如此,每逢大蒜收获季,更是吸引周边6-7个县百姓前来打工,每日人数可达1000-2000人。

百花齐放香满园乡村振兴路上齐发力

俗话说,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香满园。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崔口村仅为金乡县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而村所在的鱼山街道,各村争相发展,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成为了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

在距崔口村不远的石店村,多年来也正发展着专属本村的特色产业。只见一排排高标准钢结构大棚整齐划一,现代农业气息扑面而来。“由于村里都是盐碱地,农作物产量低,庄稼收成少,村民收入也比较低。”石店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石宝庆称,为了让村民增收,集约利用河堤闲散地发展林果经济,带动村民建设冬暖式葡萄大棚1000余亩。而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石店村又成立了金乡县融鑫葡萄专业合作社,由村集体运营管理,帮社员协调建设资金、引进优质葡萄品种、培训种植技术、联系葡萄销路,依托村东刚开发的金水湖湿地公园,趟出了一条“自驾游+农事体验+葡萄采摘”的旅游农业新路子,打响了“石店葡萄采摘园”的品牌。合作社成立以来,石店村村民年均收入从2003年的不足1万元,提高到了2020年的3万多元,村集体经济也从1万多元提高到了现在的20多万元。

如今,村里又开始在阳光大棚内发展特色花卉,进行多肉植物培育,目前已有200余种。今年1-4月份线上平台销售已达到400余万元。

“我们示范区从2018年规划,2019年开始集中打造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现有18个行政村。”金乡县鱼山街道党工委委员周霖介绍,示范区以产业振兴为主,规划建设“一带六区”,即“金水湖——大沙河——金沙湖”生态观光带;主导产业示范区、文旅生态休闲区、乡居人文提升区、仓储物流商贸区、加工产业聚集区、特色产业区。示范区通过强化大蒜品牌培育,推动三产融合发展,不断完善“一区四园”功能。着力建成了产业特色鲜明、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辐射带动有力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

据了解,济宁市近年来聚焦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引领区、建设现代农业强市等任务目标,强化政策创新,加大要素投入,加快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引导特色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坚持发挥扶持政策激励引导作用,与时俱进完善思路举措。立足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研究出台《济宁市乡村振兴产业攀登计划实施意见》,培育壮大了一批农业特色产业集群。

标签: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