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举行的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论坛发布了2023中国百强产业集群名单,从创新能力、发展潜力、聚集程度、绿色水平等4个维度对全国2000多个集群展开定量评价,最终胜出者的选拔比例仅1:20,足见其含金量。山东有8个集群上榜,入选数量位居江苏、浙江、广东之后。
产业集群是基于价值链的企业聚集,疫情以来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对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出现实要求,这当中,产业集群是个关键载体。如同热带雨林中多物种杂居所形成的自组织、自调节范式,良好的产业生态,单靠一批尖子生“风景独好”不行,强大的“集团军”作战能力才是赢得未来竞争的根本保障。今年山东提出切实挺起“产业脊梁”,将产业集群提能级、增活力作为关键抓手与主攻方向,可有事半功倍之效。
(资料图)
面对随时可能升级的打压遏制等危机挑战,高质量的产业集群可对挺拔“脊梁”构成有效支撑。2020年面对疫情冲击,威海高新区成为惠普在全球第一个复工复产的基地——这里是全球唯一实现打印机核心单元“配套全覆盖”的地方,“企业间用个手推车都能把配件送来”。除了在“一环受阻、全链停摆”的极端情形下能为稳定经济运行提供强大韧性,这种深度耦合的产业集群成就的成本优势等,也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表现。
环视周边,区域挤压越来越重,竞争态势逼人,争夺优质企业有何法宝?实际上,基于“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的基本市场逻辑,一个高效链接的集群就能实现“来了的企业不想走,难请的企业‘搬’得动”。
现代产业体系的现代性,首先体现在产业创新能力上。信息、资金、技术、人力等大量要素在此集聚的产业集群为孕育创新提供了优质土壤。一方面,产业集群是创新“连接器”“工具箱”,企业可以己所长博采众长,有效分散与降低创新成本、风险,缩短创新周期,尤其是中小企业学习新技术将变得更加容易。另一方面,也如同热带雨林中众多“物种”杂居能产生新“物种”,“1+1>2”的化学反应也会为诞生全新科技创新成果、全新产品和服务提供更多潜在机会。
不过,这些集群红利并非自然形成而需系统牵引。近年来,山东产业集群水平加速提升,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总数达到3个,7个集群入选首批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但也有一些集群,还停留在集而不群阶段,内部信任合作关系不稳,生产要素流动性较差,外部经济效应不明显。对此,要立足加快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的高度,对现有集群展开精准“扫描”,在明晰家底的基础上按照抓大、扶小、引强的系统思路加快提升集群发展质量。
政府部门和行业促进机构要当好集群发展“织网人”,协助集群破解配套能力不足、分工定位不明确等问题。以本地企业配套率低为例,多因龙头企业担心调整配套企业周期长、试错成本高,要针对性出台鼓励大企业与本地配套企业合作的激励措施、奖补政策。此外,要充分发挥政府、协会桥梁作用,在尊重发展规律、做好整体谋划的基础上,为构建集群内部外合作网络搭建舞台。
龙头企业则要强化引领担当,一方面加快突破关键领域、重要环节,抢占市场制高点,提升产业链话语权和全球化配置资源能力,另一方面,需给予中小企业更多协同发展机会,一起做大“蛋糕”。万华化学与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德州鑫华润科技合作实现鞋材原料制品的高端化、差异化,京博与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济南华凌电缆共同攻关高端线缆产品……过去一年,山东涌现出不少以大带小、以小补大的典型例子。为这些企业魄力与眼界叫好的同时,也要引导更多龙头企业将配套中小企业纳入共同的供应链管理、质量管理、标准管理、合作研发管理等,提升专业化协作和配套能力。
热带雨林这一独特生态系统的形成耗时数百万年以上,放眼国际知名的高端产业集群,发展也无不经历了艰苦的探索过程。当前,山东正加快实施标志性产业链突破工程,省市县一体化推动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具备了向优质集群演化的基础条件。瞄准关键环节强化企业互补,扭住薄弱环节继续扩大“朋友圈”,就一定能将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权更牢固地掌握在自己手上。
记者:付玉婷
策划:齐淮东
标签: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