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 >

在村(居)设立4546个社会工作站

2023-01-18 09:24:48 来源:掌上济宁

掌上济宁讯(记者 苏茜茜 通讯员 赵谦)

2022年


(相关资料图)

全市共实施临时救助20138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2202万元

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880元和700元

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1144元和910元

城乡低保标准增幅分别达到11.3%和18.4%

增幅分别位居全省第2位和第3位

应保尽保 应救尽救 应帮尽帮

“真金白银的救助让临时遇困家庭看到了希望。”日前,市民政局负责社会救助工作的杜金玲说,临时救助作为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发挥着“救急难、解民困”的兜底保障作用。

去年10月,鱼台县民政局根据市民政局推送的低收入人口监测比对分析数据发现,该县滨湖街道居民李先生患有重大疾病且花费较多,工作人员立即联系滨湖街道启动调查程序。

经调查发现,李先生去年10月被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确诊为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每天治疗费用近万元。李先生的父亲因患胃癌早在几年前就已去世,姐姐也已出嫁,家里就他与母亲共同生活,这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鉴于李先生正在医院住院治疗,滨湖街道民政办先通过电话与其母亲取得联系询问病情等情况后,进村走访了部分村民,核实其家庭困难情况,本着急难“先行救助”的原则,街道民政办决定“先行救助,后补办材料”,先给予其5000元“济时救”慈善基金救助款,随后为李先生家庭办理了两口人的农村低保待遇,自去年11月起每月发放低保金840元。

该街道民政办联合村“两委”在村里组织开展爱心捐款活动,筹集村民爱心捐款4.1万元,并当面交到李先生母亲手中。同时,县民政局及时将该家庭信息推送至县医保局,去年12月上旬,在李先生办理出院手续时,医保部门通过“一站式”结算系统给予其医疗救助2656元。鱼台县民政局表示将继续加大救助力度,正在为李先生办理临时救助,并持续关注李先生的家庭情况,确保其平稳渡过难关。

据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市民政局积极推进政府救助与慈善救助有效衔接,去年10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政府救助与慈善救助有效衔接工作的通知》,指导鱼台县先行先试,在村(社区)创设“济时救”慈善冠名基金并已实现县域范围内村(居)全覆盖,筹集资金354.7万元,其中村(社区)自筹232.7万元,县慈善总会配套122万元,全部用于开展救助工作。

改革创新 深化“济时救”品牌建设

如今在我市,越来越多像李先生一样的困难群众能够得到及时救助。过去的一年,我市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推进社会救助改革创新,持续发挥“济时救”品牌效应,改革创新求突破,锐意进取惠民生,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去年,市民政局积极争创全省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先进实验区。提请市政府印发实验区建设实施意见等配套文件17个,明确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32个部门协同、社会力量参与的工作机制。围绕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及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分别出台认定和管理办法,推动市人社局、住建局等11个部门出台困难群众救助帮扶政策,指导11个县级民政部门联合纪委和组织部全部出台《社会救助工作容错纠错机制实施细则》,健全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在全市开展“济时救——幸福来敲门”活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第三方服务机构,上门为3.1万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提供探视、助洁、助餐、心理慰藉等服务,并督促照料护理人落实照护责任,推动救助模式由纯“物质”向“物质+服务”转变。在每个乡镇(街道)建立社会救助服务平台,在村(居)设立社会工作站4546个,配备村(居)社会救助协理员4963人,帮办代办、及时受理困难群众救助申请。2022年,全市共实施临时救助20138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2202万元。

兜牢底线 有效保障基本民生

去年,任城区金城街道在对困难群众排查中发现新华社区居民刘女士,因患乳腺癌每月固定花费均在四五千以上,2021年手术加治疗总花费11.8万元,后续每月还要进行化疗等治疗,医疗花费确实给家庭造成巨大压力。丈夫谢先生也患有糖尿病、肾病,不能外出打工,经入户调查后,金城街道民政办于去年2月为其救助了6000元临时救助。鉴于刘女士在后续的治疗中每月花费均比较巨大,金城街道于次月将其纳入低保。为切实发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作用,进一步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我市连年提高救助保障标准。

目前,全市共保障低保、特困人员19万人,其中低保人数位居全省第3、特困人数位居全省第2,累计发放低保金和特困人员供养金13.6亿元。为缓解疫情及物价上涨因素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带来的影响,今年共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2400万元、价格临时补贴1162万元。为进一步优化简化救助办理程序,去年我市印发《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救助工作的紧急通知》,加大临时救助力度,推行快速响应救助,畅通“救急难”绿色通道,取消户籍地和居住地申请限制,对于急难情形予以先行救助,事后补办手续。

动态监测 持续帮扶低收入人口

去年,市民政局联合9个市直救助职能部门印发《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主动发现、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工作的通知》,在全市开展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和低保、特困人员全员复核工作,调整完善省救助系统数据库,提高救助信息化水平;与13个市直救助职能部门对接,将各部门49万条困难群众数据与低保、特困人员及低保边缘家庭进行信息比对,将比对结果反馈给相关部门。

同时,梳理出需要基层摸排的4628名重点人员名单,连同省民政厅比对下发的26533名人员信息反馈县市区逐一摸排,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救助范围,确保应保尽保。去年全市新纳入低保、特困人员1.1万人。

扩围增效 推出更多惠民政策

过去的一年,在低保认定方面,我市出台《济宁市最低生活保障管理办法》,在“支出型”困难家庭认定、机动车辆和大型农机具现值计算及赡养费计算、收入扣减、诚信救助等方面实现突破和创新。在低保边缘家庭认定方面,在全省率先出台《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办法》,将收入认定范围从省定的低保标准1.5倍扩大至2倍,提出要注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日常摸排中要重点排查已脱贫享受政策人口、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及突发严重困难户等,及时纳入救助范围。在临时救助办理方面,联合市财政局印发《关于改革完善急难型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取消临时救助户籍地、居住地申请限制,由急难发生地直接实施救助,非户籍居民可向居住地或急难发生地乡镇(街道)提出申请。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