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省长周乃翔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到,预计2022年山东全省GDP达到8.7万亿元,增长4%左右。而从目前各地公布数据来看,2022年广东GDP增速为2%左右,浙江为3%左右,河南为3.5%,而江苏前三季度为2.3%。
(资料图片)
2022年,山东GDP增速领跑TOP5经济大省。不仅如此,山东主要地市表现均十分突出:青岛GDP突破1.5万亿,济南超过1.2万亿,烟台则有望在2023年成为全国第25个万亿城市。
疫情冲击之下,山东经济靠什么绝地反弹?凭什么领跑全国?
一、2022年,山东为什么能?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全球通胀叠加地缘冲突,带动大宗商品价格暴涨,以能源、化工为支柱产业的省份,无一不从中受益。
山西、内蒙古的名义GDP狂飙突进,山东同样受益于此。
与广东、江苏、浙江等不同,山东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冶炼是主要支柱产业。根据山东省政府数据,2020年山东石化行业在工业营收中占比20.2%,钢铁占比8.2%,有色金融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占比8%,总体来说传统产能占工业比重达70%。而广东和江苏工业营收中占比最高的行业均为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业,分别为28.8%和14.7%。2021年山东5家入选世界500强的企业中,除海尔集团外其余均是重化工业企业,这也能看出山东传统支柱产业在省内具有较高集中度。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因素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初步取得成效。
从2018年起,山东推动并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战略,在经历了“腾笼换鸟”的阵痛后,新旧动能转换正实现“凤凰涅槃”。
根据山东政府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山东省累计关停“散乱污”企业11万多家,实际压减煤炭消费量1亿多吨,压减钢铁产能占全国1/10,化工园区由199家压减到84家,关闭化工企业1500多家。
过去几年来,山东在淘汰了上万亿的落后产能的同时,也打造了以“十强产业”为代表的新动能。
2021年,山东“四新”经济投资占比51.2%,105个雁阵形产业集群规模突破5.7万亿元,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入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高端医疗器械等4个产业集群纳入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从节能、降碳等绿色发展看,2021年有70个县(市、区)入选国家试点,开发规模3000万千瓦以上,数量和规模均居全国首位。
此外,山东省在其“十四五”规划中提出,新动能聚焦于“十强”产业,主要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根据工信部先后公布的6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录,山东共有145家企业“上榜”,总数居全国第二;示范企业共109家,数量居全国首位,山东的产业结构转型取得一定的成效。
这几年,在专精特新、单项冠军、先进制造业国家队等主要榜单中,山东的身影越来越常见。
截至2022年,山东共有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86家,仅次于浙江,超过广东、江苏,位居全国第二。
看到这些因素的叠加,山东增速领跑TOP5经济大省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未来,山东靠什么能?
山东的雄心远不止于此。
2023年1月3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 年)》里,为各地划定了至少在未来三年里的任务目标。到2025年,省会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6万亿元以上,胶东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万亿元,鲁南经济圈力争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万亿元。
这也意味着,到2025年,山东全省GDP至少将达到9.6万亿,其中烟台不出意外将迈入万亿俱乐部,山东至少拥有3个万亿城市,实现“三核”带动。
根据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到2027年,综合实力大幅跃升,高质量发展主要指标走在前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1万元。以山东1亿常住人口测算,到2027年,山东GDP有望达到11万亿以上。
这意味着,未来五年,山东名义GDP至少要增长26%以上。这个目标将如何实现?
1月16日,就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如何迈出坚实步伐,山东省委书记林武接受了人民日报记者专访。
林武在采访中强调,将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突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这一总抓手。山东将积极抢抓先行区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扎实落实国家意见和山东省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十大创新”“十大扩需求”“十强产业”行动计划,推动先行区全面启动、强势开局,以先行区建设牵引山东省高质量发展。
具体到2023年,消费方面,将大力实施“山东消费提振年”行动,多措并举推动汽车、家电、住房等大宗消费回暖;投资方面,将推动实施2000个左右省级重点项目,加快推动裕龙岛炼化一体化、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等重大制造业项目落地,全年完成投资3万亿元以上;外贸方面,实施“境外百展”市场开拓计划,助力企业出海抢订单、拓市场。开展跨境电商跃升三年行动,全面深化济、青、威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加快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相信,随着山东继续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依托自身资源和人才优势,持续推进“十大创新”“十大扩需求”“十强产业”行动,加大力度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激活民营经济活力,未来一定能继续充分发挥北方经济“领头羊”的角色,带动周边区域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书写山东新篇章!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