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 >

山东汇川:深耕厚土抢占市场制高点

2023-01-14 20:12:48 来源:掌上济宁

掌上济宁讯 “十年来,我们从弱小发展为规范化、现代化和规模化企业,离不开这里‘亲清’的政商关系。”谈起与济宁的11年之缘,山东汇川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涛感慨良多,“进了济宁门,就是济宁人!如今,我们对济宁有了深厚的感情,深刻感受到这里优渥的营商环境,体验到了多方面的关心关怀。”据介绍,汇川成立于2011年,是泗水县从烟台市招商而来的重点企业,总投资8.5亿元,占地约350亩,现有员工900余人,先后创造了5000余人次的就业岗位。企业自主核心技术为高精度活塞,为奔驰、大众、长城、吉利和比亚迪等汽车巨头的国内国际产业链提供配套服务。

厚植沃土“共成长”

说起汇川与济宁以及泗水的缘分,还要从济宁坚实的制造工业基础以及着力改善营商环境说起。特别是近年来,泗水县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制造强市战略,立足泗水实际,突出链式思维、创新思维,持续在“重点突破、精准提升、平台打造”上发力,与汇川汽车部件等一大批行业龙头企业“共成长”,激发了全县机械制造产业创新驱动力。日前,山东汇川汽车部件公司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和省级单项冠军企业。


(资料图片)

山清水秀的泗水县,还有着较好的机械制造工业基础。据悉,泗水县机械制造产业始于二十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时期,由沿海城市搬迁而来的机床附件和机床刀具等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培育了大批技术工人,奠定了泗水机械制造产业的加工基础和产业门类,目前全县仅机床附件加工企业就达300余家。依托深厚的机械加工基础,作为从烟台招引而来的山东汇川,借势而上,在自主产业汽车零部件生产上深耕厚土,研发创新。落地11年来,产品品种不断拓展,生产规模日益壮大,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链条。目前,汇川生产的产品主要包括汽车部件、空调压缩机活塞、汽车智能助力转向系统等10多个品种,年生产能力3000万件,出口美国、南美及欧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税收2000万元。

另外,山东汇川紧密配合泗水县实施的产业链补链强链工程,组织全员培训,对汽车空调压缩机40多个部件进行拆解,逐项研究,精心绘制汽车空调压缩机产业链图谱,提升企业技改水平和职工技能,为企业后续发展夯实基础。

国内市场占比遥遥领先

汇川深耕泗水11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实现了企业的快速发展。2022年以来,随着助企攀登工作的持续深入,围绕“大抓产业、大抓创新、大抓发展”的重大布局,驻企干部开展助企工作,进车间、看产品、问需求,收集梳理诉求,在制造强市建设指挥部指挥下,急企业之所急,解生产之所困,落地落实惠企政策,助力企业快好发展。围绕汇川新增投资1.5亿元新建项目为重心,新建自动化改造装配车间,新上一条高铁制动部件和五条活塞生产线。投产后,新增产能1000万件,新增税收300万元,新增就业400余人,为制造业攀登再做贡献。

受欧洲局势影响,企业出口额下降的情况下,国内需求却呈井喷趋势,驻企干部协助企业及时调整战略,发力国内市场,国内市场遥遥领先。

去年1月,市委、市政府举办高成长性企业投资峰会,在基金需求签约仪式上,山东汇川与惠达投资成功签约,初步解决1000万元融资。2月,通过600万元融资租赁业务,暂缓了购买设备资金压力。3月,财信担保、兴业银行现场对接融资诉求解决,拟使用信用贷款产品业务,解决1000万元左右的资金需求。此外,落实知识产权贷款政策,解决30万元利息补贴,总体解决2600万元的资金诉求。

通过企业进阶,提升软实力,2022年汇川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荣誉称号,再次进阶成功。这是继获得山东省第六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山东省级瞪羚企业称号、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获得审核通过、济宁市级绿色工厂称号等一系列荣誉称号的延续,充分体现了助企攀登工作的突出成绩,也反映了当地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制造业发展,各项惠企政策的落实落地。

展望未来,汇川信心十足。为站上更广阔的平台,企业正在规划整体上市,根据现在所处的行业特点,财务指标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情况,暂定上海主板或深圳创业板。此外,伴随着国产汽车空调压缩机品牌通过技术突破和资本整合快速崛起,如奥特佳、中成、达因等企业正在快速地进入主机厂配套体系,公司作为这些国产品牌的唯一供应商也在快速成长。

记者手记:在汇川快速发展的同时,企业持续发力技术研发,已建设企业研发平台有: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山东省“一企一技术”创新企业、济宁市企业技术中心、济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济宁市工程实验室。拟建设公共或企业研发平台有:山东省工程实验室、济宁市技术创新中心、济宁市重点实验室平台。而在引进人才方面,就泰山领军人才计划申报事项,对接职能部门,详细解读政策。目前已与西安工业大学高端装备新技术研发团队在汽车活塞制造领域取得产学研深度合作,迅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成果,提升效能与核心竞争力。纵观山东汇川的发展历程,记者心中发出由衷的赞叹。(■本报记者 万德龙 通讯员 张明臣 陈亚勇)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