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山东 >

世界观点:为制造业插上数字化“翅膀”,记者探访山东“智造”企业—— 从一块钢板到一个零件,12秒!

2023-04-16 09:23:57 来源:大众日报

从一块钢板到一个汽车自制件需要多长时间?在济南吉利智慧新能源整车项目,答案是12秒。


(相关资料图)

近日,记者来到济南高新区智能装备城,走进这个集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为一体的绿色、现代工厂。该项目是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在山东重点打造的新能源乘用车项目,总投资112亿元,去年11月30日实现新车型投产。

1.4万平方米的冲压车间主要承担车身大型冲压件的生产制造任务。全封闭的自动化生产线内,一个个机械手一刻不停地重复着“抓取”“放下”两个动作,每小时能生产300个零件。

“除了冲压,在这里还同步完成了上料、清洗、自动涂油等工艺环节。”冲压生产线班长李士震告诉记者,这条几十米长的生产线由5台压机组成,全线只需要两名操作人员,其一键换模设置,更是保证整线模具可以在3分钟内完成自动更换。对于加工后的成品,他们使用高精度蓝光测量机器人,可检测出0.05mm范围内的工差,精细化程度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走进规模更大、自动化程度更高的焊接车间,一排排库卡机器人给人以强大的视觉冲击。焊接、搬运、涂胶、在线检测、拼接……这些工序全部由机器人完成。

“整个车间配备了180台库卡机器人,焊接实现100%自动化。”该工厂公共关系经理张彬介绍。

整个焊装过程最重要的一道工序是合拼,就是把各部分焊接在一起,组成汽车的外壳。“我们通过机器人视觉系统、激光切割技术、机器人在线测量设备,保证了焊点精确度,实现了100%在线监控。”张彬说。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融合发展,已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鲜明特色。作为制造业大省,山东纵深推进“工赋山东”行动,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快智能制造提质升级,产业一线动能澎湃。

与济南吉利智慧新能源整车项目不同,记者在海尔青岛冰箱互联工厂看到了另外一种“智造”模式,一个从工业互联网平台上“生长”出的“智造”模式。

走进海尔青岛冰箱互联工厂,车间内只闻机器声,少见人身影:机械臂整齐划一地在生产线上挥舞,金属关节在弯曲扭转中咔咔作响,AGV小车有条不紊地穿梭……“一条生产线就只有一个员工,只负责操作设备就可以,完全实现了自动化。”现场工作人员李博文说。

据了解,2022年10月,海尔青岛冰箱互联工厂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评为“灯塔工厂”。该工厂实现了5大智能场景,包括数字化开放研发平台、压缩机柔性装配、数字孪生真空发泡、AI视觉质量管控、物流发运智能调度。

“我们应用149项行业领先的制造技术,通过人机料法环等全要素信息集成互联,实现生产高效协同,3个小时就能完成一台冰箱的生产。”海尔青岛冰箱互联工厂总经理侯庭毅说。

以检测环节为例,记者看到,传送带上冰箱有序前进,拍照识别、检测、运输一气呵成。严格的海尔测量系统连0.01mm的误差也不会放过,将测算有误的冰箱送去“岔路”检修,这一过程不超过5秒。

怎么做到如此快速而又严格?侯庭毅解释说:“这其中包含了一项海尔首创的技术:冰箱3D结构光测量系统。它可以对78种箱体表面尺寸、外观缺陷等22项尺寸进行自动判定,而后检测结果与质量管理系统实时并联,自动回溯。”

冰箱的“心脏”压缩机虽然体积不大,但由于它的集成度高,非常重。以往,将压缩机安装到冰箱底部,需要工人将冰箱抬起,如今呈现在记者眼前的,是多个机器人协同作业、自动拣配,通过3D视觉精准定位装配。

在海尔青岛冰箱互联工厂,像这样的智能制造实例不胜枚举。而这背后,有一个管控整座工厂的“大脑”——由卡奥斯COSMOPlat打造的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全球首家引入用户全流程参与体验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向下接入海量设备,向上生长无限场景。

“借‘智造化’东风,加速‘产业蝶变’,在新赛道持续奔跑,助力山东在制造业的高原上再造高峰。”采访中,相关企业负责人如是说道。

(大众日报记者 王健 白晓 报道)

标签: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