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山东聚焦自主创新关键环节,破解企业研发梗阻,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
眼下,在山东通佳机械研发基地,新型70MPa(兆帕)高压IV型车用储氢瓶内胆已经研发成功,它在材料上用塑料替代了铝材,减重超过30%。然而就在不久前,产品研发还卡在一种高分子材料上,迟迟无法落地。山东通佳机械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师吕令广:“高压氢气的储存,它要求塑料内胆材料阻氢系数要达到百亿分之一到千亿分之一的级别,常规材料是很难承受的,我们前后花了3年时间,尝试了上万次,一直没有取得成功。”就在企业一筹莫展的时候,科技服务专员主动上门对接,通过当地自主打造的“企业研发需求图谱”与“全国技术成果分布图谱”,进行技术需求比对,在5天之内,就将这道难题的“答案”送到了企业。济宁市科技局科技规划与资源配置管理科副科长薛金教:“一头是企业,另一头是高校,中间是我们的科技信息服务、专利导航、产学研合作3个智能平台,搭建起一个技术转化“桥梁”,让技术顺利“过桥”,打通了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通过两张图谱索引,通佳迅速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对接成功,并在政府帮助下,建立起塑料机械物理发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省级研发平台,开展联合攻关,成功突破了塑料内胆用高效精密材料制备工艺,解决了高压氢气储存难题。山东通佳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勇:“我们不仅仅是研制出了这套工艺,同时还研制出了实施这套工艺的国内首套塑料内胆成型装备,能够实现了12L到1650L储氢容量的全覆盖,氢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提升接近10%,产品预计明年就可以实现量产,整个产值预计能达到2.5个亿。”
新产品从实验室到产业线,难在技术,也难在资金。前不久,由山东博安生物自主研发的首个国产地舒单抗注射液成功获批上市,主要用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而这个产品从立项到上市,企业整整用了8年时间。山东博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物技术研究部总监赵燕燕:“对它的四五十种质量属性逐一研究,从细胞株到食蟹猴再到人体研究,研发越到后期费用越高,一旦后期卡在某个环节上,导致临床失败,整个投入可能就都打水漂了。”失败率高、资金投入大,让很多企业对新药研发望而却步,而以往政府奖补政策多为事后激励,很难覆盖更大范围的创新主体。为此,烟台市将政策前置,对新药研发采取阶段性激励。烟台高新区管委副主任、烟台生物医药产业链“链长制”工作办公室副主任于红绫:“由事后奖补变为事前、事中支持,对一类、二类创新药、生物类似药在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就按照单品种临床研发经费的40%给予支持,根据临床一二三期的进度阶梯性投放,已累计为企业发放资金1.61亿元,支持了他们的新药研发。”
壮大创新创造生力军,山东深入实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技术攻关+产业化应用”科技示范工程等举措,并提出到2027年,全省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8%,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53%左右。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