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滚动 >

1月份国内乘用车销量下滑近四成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升至49.4%|今日要闻

2023-02-10 01:53:34 来源:证券日报

1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为129.3万辆,同比下滑37.9%,环比下滑40.4%。这一销量数据无论同比还是环比增速均创下历年最低。

具体来看,1月份豪华车零售量19万辆,同比下降36%,环比下降28%;自主品牌零售量64万辆,同比下降31%,环比下降40%;主流合资品牌零售47万辆,同比下降45%,环比下降45%。


(资料图)

蔚来汽车CEO李斌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曾预测,2023年上半年市场的挑战会很大,因为销量已提前释放,而消费者的信心恢复也有一个过程。

不过,对于1月份国内乘用车市场下行表现,乘联会认为是“符合预期的合理走势”。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受车辆购置税减半、新能源汽车补贴等部分政策到期,叠加春节放假等影响,共同导致了年初销量骤降的情形。在崔东树看来,鉴于今年1月份的特殊情况,加上当前多地陆续出台刺激汽车消费政策,2023年真正的“开门红”有望在2月份实现,并在3月份至4月份进一步走强。

令人欣喜的是,车市整体承压下,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依然保持稳步提升。“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和汽车出口市场获得明显增量,头部传统车企转型升级表现优异,比亚迪(002594)汽车、长安汽车、吉利汽车、奇瑞汽车等传统车企品牌份额提升明显。”崔东树表示,近3年来,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不断提升,今年1月份自主品牌零售份额达49.4%,同比增长4.3%。

其他国别车系方面,日系品牌延续了去年的颓势,跌幅领先,零售份额16.6%,同比下降2.8%;德系品牌零售份额22.9%,同比下降0.7%;美系品牌市场零售份额7.7%,同比下降0.5%。

值得注意的是,以往无视车市冷暖,常常逆市增长的新能源汽车,由于受补贴退坡带来的价格复杂调整影响,增速也踩下“刹车”,面临着市场格局的重塑。

乘联会数据显示,1月份,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为38.9万辆,同比下降7.3%,环比下降48.2%;零售销量为33.2万辆,同比下降6.3%,环比下降48.3%。

具体到企业方面,1月份新能源乘用车企业走势出现分化,批发销量突破万辆的企业仅有7家,环比减少7家,同比减少4家。比亚迪纯电动与插混双驱动继续一骑绝尘;以长安、上汽、广汽、吉利等厂商为代表的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汽车板块表现慢热启动;主流合资品牌中,南北大众强势领先,其他合资与豪华品牌仍待发力。

据记者梳理,1月份理想汽车交付量突破1.5万辆,同比增长23.4%,在国内新势力中排名第一位;蔚来汽车1月份交付新车8506辆,同比下降11.87%,排名第二位;哪吒汽车1月份交付新车6016辆,同比下降45.4%,排名第三位。此外,极氪汽车和岚图汽车1月份均遭遇不同程度销量下滑,各自交付新车3116辆和1548辆;此前一度冲入销量前三的零跑汽车,在1月份仅交付新车1139辆,同比大跌85.9%,环比大跌86.6%。

“国内新能源车型前期涨价过多,订单较少,再叠加特斯拉等头部企业降价,造成了消费者的观望情绪,环比降幅较大。”乘联会分析称,2023年,国内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退出后,其销量增长将是一个严峻问题。

据瑞信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3年,国内将有大约100款新能源汽车上市,新旧造车势力必将在今年展开新一轮交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高云鹏认为,特斯拉开年的大幅降价令国内各家新能源车企经营进一步承压,并在国内车市引发连锁反应。2023年自主新能源车企会加速分化,而造车新势力也会形成新的第一梯队,汽车行业将加速回归制造业本质,头部车企势必在产品升级、品牌打造等方面展开激烈的竞争。

谈及新能源车企的盈利前景,崔东树认为,碳酸锂等资源价格暴涨带来暴利,上游资源和中游电池产业的投资力度增强,必然带来新能源汽车供给端产能的高增长。同时,随着前期的供需错配带来的碳酸锂高价格明显回落,将有利于国内新能源车企盈利压力得到改善。

标签: 同比下降 新能源车 记者采访

参与评论